⏰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Chainlink 破解 3.4 兆美元難題!機密運算解鎖華爾街入場
銀行不會公開其風險敞口,資產管理公司也不會公開客戶的投資組合,但它們都希望實現可程式結算和可驗證的執行。這種緊張局勢使得機構資本一直徘徊在公共區塊鏈的邊緣,如果銀行無法在保密的情況下進入公共區塊鏈市場,那麼整個價值 3.4 兆美元的加密貨幣市場實際上仍然處於封閉狀態。
Chainlink 機密運算的技術架構與創新
Chainlink 相信它能夠透過「機密運算」彌合機構與公共區塊鏈之間的差距。「機密運算」是其新的 Chainlink 運行時環境中的一個隱私層,它在鏈下處理敏感數據,在鏈上返回經過驗證的結果,並且永遠不會向公共帳本透露輸入或邏輯。該服務於 11 月 4 日作為 CRE 的一部分推出,計劃於 2026 年進行早期訪問,並在同年晚些時候進行更廣泛的推廣。
初始工作流程在雲端託管的可信執行環境(TEE)中運行,這些環境是隔離的硬體環境,可以在不暴露資料到主機系統的情況下執行程式碼。微軟將 TEE 定義為能夠隔離執行程式碼和資料的硬體,它提供強大的機密性和接近原生速度,而無需加密開銷。產品市場契合度是指,當需要在幾秒鐘內轉移抵押品時,資金系統不能等待幾分鐘來產生證明。
已發布的路線圖支援零知識證明、多方計算和全同態加密等技術,隨著這些技術的成熟,這些技術也將得到發展。Chainlink 也揭露了兩個專為機構用例建構的子系統:用於會話金鑰的分散式金鑰產生系統和用於去中心化儲存長期機密資料的「Vault DON」。他們似乎認為,這就是代幣化資產、跨鏈交付與支付以及合規性檢查如何在不向公共內存池洩露持倉、交易對手或 API 憑證的情況下實現的。
銀行級資料符合可驗證執行標準
短期價值顯而易見。機構可以在鏈上使用專有資料或外部資料來源,而無需公開原始資訊。Chainlink 的範例涵蓋了私有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向付費訂閱者分發機密資料、跨公共鏈和許可鏈的交付與付款,以及在鏈上返回二元「是」或「否」屬性的 KYC 或資格檢查,同時為監管機構保留審計追蹤。
CRE 中的每個工作流程都會產生加密證明,記錄所運行的邏輯及其運行時間,但不會包含底層資料或業務規則。這種結構之所以重要,原因有二。首先,它將驗證層與資料層分離,因此審計人員或交易對手可以在不查看敏感輸入的情況下確認執行完整性。其次,它可以透過單一的協調點,在公共鏈、許可網路和 Web2 API 之間運作。
對於管理抵押品流動的財務部門或分發合規性資產的代幣化平台而言,這意味著只需一次集成,而無需為每個環境定制橋接。這種「一次集成,多鏈部署」的架構大幅降低了機構的技術門檻和維護成本。
Chainlink 機密運算的機構級應用場景
私有 RWA 代幣化:房地產、私募股權等敏感資產上鏈交易
機密資料分發:金融數據、信用評分等付費訂閱服務
跨鏈隱私結算:公共鏈與許可鏈之間的保密交付與支付
合規性檢查:KYC 和資格驗證返回「是/否」結果,不洩露身份資訊
TEE 與 ZK、FHE 的技術路線競爭
如今,隱私技術分為三種設計概念,每種理念在效能、信任假設和成熟度方面都有不同的權衡取捨。隱私匯總(例如 Aztec)利用零知識證明在加密層面維護交易和狀態的隱私。所有資料仍然加密,但驗證成本很高,而且跨鏈可組合性需要使用橋接器。Aztec 的隱私保護方案已於 5 月上線公測網,而 Aleo 發布時,預設啟用隱私保護的應用程式就已經上線。
諸如 Fhenix、Inco 和 Zama 的 fhEVM 等採用全同態加密的機密 EVM 層,使用戶能夠直接對加密資料進行計算。然而,FHE 仍然是最昂貴的選擇,而且相關工具仍在發展與完善中。基於 TEE 的機密 EVM(例如 Oasis Sapphire)透過將程式碼隔離在硬體飛地內,實現了原生執行速度。
Chainlink 的機密運算服務從 TEE 陣營起步,因為機構現在就需要這種效能。然而,Chainlink 意識到 TEE 信任模型讓一些使用者感到擔憂,因此 CRE 在其預言機網路中對執行進行了去中心化證明和秘密共享,並且路線圖明確包含了 ZK、MPC 和 FHE 後端。
近期研究表明,針對英特爾 SGX 安全區域的新型攻擊手段層出不窮,其中包括物理中介層技術。CRE 的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證明和分散式金鑰管理旨在控制這種風險:沒有單一 TEE 持有全部秘密,加密日誌創建了一個審計跟蹤,即使安全區遭到破壞也能保留下來。
隱私與流動性的戰略取捨
將隱私作為鏈下服務而不是單獨的鏈進行架構選擇,與隱私匯總相比,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組合性特徵。如果私人 RWA 代幣和機密資料流透過 CRE 路由,它們仍然會在公共以太坊、Base 或許可鏈上結算,這些鏈上已經存在流動性。這意味著隱私權保護工作流程可以像開放應用程式一樣使用相同的抵押池和 DeFi 原語,只是敏感欄位得到了保護。
隱私匯總提供了更強大的加密保證,但它們將流動性隔離在自己的執行環境中,需要橋樑才能與更廣泛的生態系統互動。對於正在權衡是在隱私 L2 上進行代幣化還是在以太坊上進行機密計算的機構來說,問題就變成了:用戶更重視加密隱私還是互通性,或者更重視速度和連接性還是可證明的加密?
時間安排至關重要。機密運算計劃於 2026 年而非今天向早期用戶交付。如果機構認為他們需要加密隱私保障,並且可以容忍效能稍慢或流動性隔離等問題,那麼當 CRE 早期訪問開始時,這些替代方案將具備生產就緒狀態。如果機構優先考慮速度、可審計性以及與現有 Web2 和多鏈基礎設施整合的能力,那麼在 ZK 和 FHE 成熟之前,Chainlink 的 TEE 優先方法可能會在短期內獲得交易。
答案取決於誰先行動:是需要隱私進行交易的銀行,還是想要消除硬體信任的密碼學家。Chainlink 押注於它能夠先滿足前者的需求,同時後者也會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