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歐盟理事會通過了最新反洗錢法規(EU AML Cash Ban Regulations),統一規範 10,000 歐元以上的現金支付將全面禁止。任何商家、機構或個人,只要進行超過此金額的現金交易,都必須透過銀行或經許可的支付管道完成。此外,歐盟也將設立全新監管機構——AMLA(Anti-Money Laundering Authority),預計於 2026 年正式運作,對跨境支付及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s)進行統一監管。
這代表現金匿名交易與部分加密匿名支付,將被納入更嚴格的監管體系。
歐盟的目標在於防堵洗錢、逃漏稅與恐怖主義資金流動。現金作為傳統洗錢的重要工具,因缺乏可追蹤性而備受關注。歐盟委員會認為,大額現金支付常常用於掩蓋非法資金流動,而電子支付則能留下可稽核的紀錄。
然而,這項政策也遭到批評,被視為間接推動「無現金社會」。部分隱私倡議者認為,這將迫使民眾更加依賴中心化銀行體系,甚至削弱個人金融自主權。
隨著現金受限,市場自然轉向加密資產(Crypto Assets)。從監管角度來看,歐盟區分兩種類型:
新的 AML 規範明確要求交易所及錢包服務業者執行 KYC(身分驗證)和可疑交易通報制度,使「匿名轉帳」難度大幅提高。
然而,區塊鏈的可追溯特性,反而讓部分監管機構認為合規加密交易較現金更為安全。

圖:https://www.gate.com/trade/USDC_USDT
在現金受限的情境下,穩定幣(Stablecoin)成為潛在受益者。特別是在歐盟 MiCA(Markets in Crypto-Assets)法規架構下,只要穩定幣發行方取得許可,就能合法運用於跨境支付與商戶結算。
例如:
這代表未來在法國、德國等國家消費時,可能透過 Web3 錢包進行合法支付,而無需攜帶現金。
EU AML Cash Ban Regulations 並非單純限制現金,而是為整體數位支付與加密生態奠定新秩序。當現金交易空間被壓縮,用戶和企業勢必尋求更便捷且安全的數位支付方式。這為穩定幣、鏈上支付及 Web3 金融基礎建設創造政策機會,同時也對專案合規性提出更高要求。
未來數年,歐盟將成為加密合規與傳統金融融合的實驗場。對投資人而言,洞悉監管趨勢、擁抱透明化的區塊鏈世界,才是真正的「反洗錢時代新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