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了 Core,比特幣還能存活嗎?

robot
摘要生成中

撰文:劉教鏈

比特幣開發者 Jimmy Song 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比特幣離開了 Core(注:指 Bitcoin Core 客戶端軟件,被認爲是繼承自中本聰原始代碼庫的「正統」)還能存活嗎?另一知名比特幣開發者 Luke Dashjr 則回復:目前來看,比特幣在沒有 Core 的情況下繼續存活的可能性,遠高於依賴 Core 的情況。

衆所周知,比特幣自 2009 年誕生以來,其底層協議和運行機制始終圍繞「去中心化」展開。作爲其最初的參考實現,Bitcoin Core 承擔了維護協議規則、修復漏洞、升級網路等功能。然而,比特幣的生存是否必須依賴 Core?

從比特幣的技術架構上講,協議優先於實現。比特幣的核心並非某一具體軟件,而是由數學規則和密碼學算法定義的協議。

Bitcoin Core 作爲協議的首個實現,提供了標準化的節點程序,但其代碼並非不可替代。

理論上,任何符合比特幣共識規則的客戶端均可接入網路,只要新實現與現有網路的交易驗證規則、區塊生成邏輯兼容,比特幣網路即可持續運行。

但是,根據 Luke Dashjr 的統計,目前 Bitcoin Core 客戶端軟件仍居絕對統治地位,市場佔有率超過 97%。

至於原因,教鏈覺得,可能是因爲所謂大多數人的共識,需要一個載體。而選擇一個最「正統」的代碼庫作爲這個承載共識的載體,似乎是最簡單的。

和礦工對最長鏈的選擇類似,對 Core 軟件的選擇似乎也是博弈論裏的一個「謝林點」(Schelling Point)。

這就是爲什麼比特幣誕生 16 年,Core 之外的其他客戶端軟件也有不少,但是它們卻始終無法取得較高市場份額的原因。

而上圖中佔比第二位的 Bitcoin Knots,其實也是 Core,是 Luke Dashjr 個人出品的一個 Core 的魔改版本。

在比特幣發展歷史上,社區分歧最大的、最激烈的 2017-2018 年大小區塊擴容之爭的時候,大區塊倡導者試圖奪取 Core 的正統地位,一度動用了接近 Core 的算力,但最終還是敗下陣來。這無疑大大加強了 Core 不可撼動的領導地位。

如果沒有 Core 以及當時首席維護者 Wladimir van der Laan(於 2014-2022 擔任首席維護者)對原則的堅持和不懈地協調,很難想象社區紛爭會激化到什麼程度,以及是否會出現礦工集團反向控制開發團隊,組建「軍政府」的結果。

Core 和礦工集團的區別在於,礦工集團掌握算力,一旦拿到代碼修改權(立法權),那就是爲所欲爲,想怎麼改規則,就怎麼改規則;而 Core 想通過改代碼來改規則,只能寄希望於社區自願接納新的代碼規則,否則寫了代碼沒人用,法令出不了 github,就是廢紙一張。

目前比特幣的協議更新依賴於 BIP(比特幣改進提案)流程,任何開發者均可提交提案,但需經過礦工、節點、交易所等多方利益協調才能生效。Bitcoin Core 代碼庫在 GitHub 上公開,全球開發者均可審查、修改或提出替代方案。

協議的演進機制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實驗。如果無法照顧到礦工羣體的利益,則不可能成功升級。而如果無法照顧到更廣泛的持幣用戶的利益,那麼下場更慘,用戶會用腳投票,拋售 BTC,徹底將其拋棄,最終結局就是歸零。

脫離 Core 的比特幣可能面臨兩類風險。其一是協議碎片化。若多個客戶端對規則解讀產生分歧(如區塊大小、腳本操作碼),可能導致網路分裂。2017 年的分叉潮已顯示此類風險,但歷史表明,市場通常會選擇具有最強網路效應和穩定性的鏈作爲「主鏈」。其二是開發資源分散。Core 積累了十餘年的技術債務和優化經驗,新實現需重建同等水平的代碼健壯性,這對社區協作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不過,只要工作量證明機制、2100 萬上限、UTXO 模型等核心規則不變,任何兼容性實現均可繼承其價值存儲屬性。

如果在極端情況下 Core 消失,礦工爲維護自身資產價值仍有動力切換到其他客戶端,而交易所和錢包服務商也會適配新協議以保證業務連續性。

比特幣的生命力根植於其協議層的社會共識與去中心化架構,而非特定開發團隊或軟件實現。Core 的角色類似於「首席維護者」,但並非不可替代。

目前階段 Core 的存在作爲謝林點承載全球共識的「代筆」,其實是在替所有持幣用戶來書寫比特幣的規則,這是人類社會演化至今所能達到的自然而然的選擇。

至於 Core 本身的「去中心化」,分裂成諸多客戶端軟件和代碼維護團隊,不再依靠傳統協作方式進行協調,這實在是在人類還習慣於國家統治、公司治理等管理方式的時代,探索、開拓和創新出去中心化治理和自組織協作的嶄新方式的又一座豐碑。

或許我們應當對此保持樂觀。

歷史危機證明,當代碼缺陷威脅系統時,社區能夠通過協作快速修復;當開發方向出現分歧時,市場通過算力投票選擇主鏈。這種基於規則、動態平衡的治理模式,或許使得比特幣即便脫離 Core,仍可依托開源生態與全球參與者延續其網路效應。

也許其真正的生存底線在於:多數參與者是否依然相信數學規則而非人爲權威,以及他們是否願意爲維護這一信念付出成本和代價。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484e259evip
· 8小時前
有趣的帖子,謝謝你。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