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時賞金活動第三期上線!
在 Alpha 區交易熱門代幣,瓜分 $30,000 獎池!
💰 獎勵規則:
1️⃣ 連續2日每日交易滿 128 USDT,即可參與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獎勵
2️⃣ 累計買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領獎勵 100美金盲盒
⏰ 活動時間: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參與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OP_NET與Arch:比特幣主網智能合約的兩種新方案對比
比特幣主網智能合約新方案:OP_NET與Arch的異同
近期,OP_NET和Arch這兩個在比特幣主網上實現智能合約的方案引發了廣泛討論。雖然OP_NET的名稱與OP_CAT相似,但二者實際上有很大區別。
OP_CAT是比特幣的一個操作碼,用於字符串連接操作。它的復活涉及比特幣網路的軟分叉,目前相關提案仍在討論中。而OP_NET則屬於類似符文、BRC-20等"協議"的範疇,與比特幣操作碼無關。
OP_NET的技術框架分爲兩部分:比特幣主網作爲"行爲發起層"和"最終確認層",以及由OP_VM和OP_NET節點組成的"執行層"。用戶通過比特幣主網發起交易,執行層處理合約操作並更新狀態,最後將結果提供給比特幣應用。
OP_NET的一個特點是"燒比特幣"機制。交易費用包括比特幣網絡費用和OP_NET交易費,後者又分爲執行費和優先級費。當OP_NET交易費超過0.0025比特幣時,330聰會被"燃燒",剩餘部分作爲節點運營者的獎勵。
相比之下,Arch定位爲"比特幣1.5層",即建立在比特幣主網基礎上的智能合約層。Arch有自己的代幣,用作Gas費和PoS網路驗證者的質押token。
Arch的工作流程包括用戶從比特幣主網發起交易,Arch節點處理和驗證交易,領導者節點負責建立Arch網路區塊並將確認的交易提交回比特幣主網。Arch採用"FROST + ROAST"籤名方案,只要51%的網路成員誠實合作,就能保證網路穩定性。
盡管Arch有自己的代幣作爲Gas費,用戶仍可使用比特幣支付,後端會進行費用轉換,無需額外錢包。
總的來說,OP_NET和Arch在技術實現上有相似之處,都將比特幣主網作爲"發起端"和"確認層",而"執行層"由各自負責。但兩者定位不同,OP_NET偏向"協議",Arch則是"比特幣1.5層"。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主網較長的出塊時間可能會限制這兩個方案開發的應用效率。盡管如此,這些探索對比特幣生態的發展仍然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