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四家美股公司ETH巨量持倉 企業資產負債表重塑新趨勢
ETH"微策略"美股公司:新興趨勢與潛在風險
自2025年起,四家美股上市公司通過大規模購入ETH並投入鏈上質押,構建了一套區別於比特幣持倉模式的"ETH微策略"。這一策略不僅重塑了企業資產負債表結構,也推動以太坊在資本市場中的敘事轉變。本文圍繞十個關鍵問題,系統梳理這些公司在資金路徑、鏈上部署、戰略動因與風險治理等方面的核心邏輯。
1. ETH持倉最多的美股公司
截至2025年7月,四家美股公司ETH持倉量最多:
這四家公司構成當前美股市場中以太坊"微策略化"趨勢的代表陣營。
2. 公司背景與戰略主導者
這四家公司原有業務背景各異,當前的以太坊微策略均由公司現任CEO或董事會核心成員主導推進:
某公司A:原爲體育預測與互動遊戲技術提供商。董事會主席(以太坊聯合創始人、某知名區塊鏈公司創辦人)被視爲該戰略轉型的關鍵推動者。
某公司B:原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主營比特幣挖礦站點運營與液冷硬件銷售。某知名投資機構聯合創始人被任命爲董事會主席,主導ETH戰略路徑。
某公司C:原爲比特幣挖礦企業,近年來轉型爲數字資產基礎設施平台。現任CEO擁有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交易所背景,自2022年起主導公司積累並質押ETH。
某公司D:自2014年起專注於區塊鏈基礎設施構建,2021年起聚焦以太坊生態。ETH策略由CEO主導,體現公司對長期區塊鏈發展的持續投入。
3. ETH購入的主要資金來源
四家公司均未依賴經營性現金流購幣,而是通過多元化路徑爲ETH微策略提供資金支持:
某公司A主要通過PIPE與ATM相結合的方式搭建融資平台,計劃融資總額高達60多億美元。
某公司B完成2.5億美元私募配售,並引入知名風投獲得戰略持股。
某公司C採用"BTC變現+公開增發"的組合式融資策略,通過多輪融資累計籌得約2.4億美元。
某公司D主要通過"ATM增發+可轉債+DeFi借貸"三路徑持續構建ETH持倉,融資目標2.25億美元。
4. 選擇ETH而非BTC的原因
相較BTC作爲"非收益型儲備資產",ETH在轉向PoS後具備可質押、可產生穩定鏈上收益的特性,成爲類似"收益性國債"的數字資產工具。同時,以太坊生態仍處於分布式敘事階段,敘事邊際空間更大,價格彈性更強,利於中小企業通過融資+質押切入。此外,ETH的鏈上用途更廣,企業得以參與驗證人網路、再質押生態甚至模塊化安全協同機制。
5. ETH質押路徑
某公司A:已將幾乎全部ETH持倉用於質押,年化收益區間約3%--4%。
某公司C:積極推進原生質押,第一季度末已有約21,568枚ETH參與驗證,佔當期持倉近88%。
某公司D:採取多元路徑,通過某平台與solo staking質押約10,460枚ETH,另有約4,382枚在排隊等待中。同時,還將部分ETH抵押至借貸平台獲取收益。
某公司B:雖尚未披露質押執行情況,但多次表示將在融資完成後啓動ETH質押計劃。
6. ETH盈虧與鏈上透明度
某公司A:是目前唯一公開可追蹤ETH地址的企業,資金流動與質押路徑可通過區塊鏈分析平台完整驗證。公司也披露ETH平均購入價爲2,825美元,截至2025年7月已實現浮盈約2.6億美元。
其他三家公司雖未公開鏈上地址,但均在財務報告中提供了關鍵信息,構成基本可追蹤框架。
7. ETH在公司資產結構中的佔比
截至2025年7月,四家公司ETH資產佔總市值比例分別爲: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公司ETH佔比的迅速上升,部分可能受鏈上敘事熱度影響,存在借助話題效應推動估值的市場行爲。
8. ETH微策略對股價的影響
四家公司股價均經歷了顯著漲,但也伴隨劇烈下跌,整體波動幅度極大。某公司A和某公司B在短期內即經歷超70%的深度回撤,顯示高風險、高波動特徵明顯。總體來看,"ETH微策略"確實成爲上述公司短期內股價飆升的核心催化因素,但資金集中進出所帶來的劇烈漲跌已成爲該策略的典型市場反應。
9. 主要風險與可持續性
這類ETH微策略存在多重風險:
價格與流動性風險:ETH價格波動劇烈,可能影響企業帳面估值。
鏈上風險與再質押不確定性:參與鏈上質押或再質押引入智能合約、懲罰機制等風險。
融資結構風險:依賴ATM增發機制可能面臨融資效率下降或中斷。
PoS收益率下行壓力:隨驗證人數量增長,鏈上收益率可能持續走低。
策略的可持續性取決於企業是否具備動態調倉能力、穩健的財務調度機制,以及對鏈上與鏈下操作之間節奏的掌控能力。
10. 成爲"以太坊版MicroStrategy"的可能性
目前某公司A與某公司B初步形成了"ETH微策略"代表性公司的市場認知,但距離真正具備類似某比特幣持倉公司在比特幣市場中形成的全球定價錨效應仍有不小差距,主要原因包括:
ETH資產屬性更爲復雜,難以圍繞其構建單一敘事錨定。
鏈上策略執行存在較高技術門檻。
相關公司市值普遍偏小,融資工具受限,尚未形成估值溢價與融資協同機制。
ETH市場當前仍缺乏一個具備高共識、廣覆蓋、強槓杆能力的"代表性企業"。
要成爲真正的"以太坊版MicroStrategy",不僅需要持續積累ETH,更需在融資能力、鏈上部署、敘事掌控與估值傳導等多個維度形成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