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2023加密市場反思:投資遇挫 真實應用成熱詞 新生代用戶崛起
2023年加密市場的反思與觀察
今年我參加的會議大多是私人聚會,除了Breakpoint之外。以下是我對當前加密市場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一級投資機構面臨嚴峻挑戰
許多一級投資機構普遍反饋負面。他們手中積壓了大量未上市或已上市但尚未解鎖的代幣,而這些代幣的價格表現不佳。場外交易機構也反映,很多交易難以找到買家。
新一輪基金募資也遇到困難,規模大幅縮水。有些對外宣稱1億美元的基金,實際到帳可能只有十分之一,其餘是認繳資金。這種情況下,投資機構不得不提高單個項目的投資額,推高估值,造就了一些"曇花一現"的項目。但現在已經沒有類似SBF這樣的"救星"了。
有趣的是,幾乎所有一級機構都表示有意進軍孵化器領域。然而,這些機構的人員配置和普通合夥人的能力與孵化業務關係不大,甚至沒有任何從零到一的項目經驗。這讓人不禁疑問:他們究竟如何開展孵化業務?
"真實應用"成爲新的口號
在會議上,許多機構都詢問我最近關注的領域。當我反問他們時,不少人都提到了"有真實收入、真實用戶、真實應用場景"的項目,然後就是一連串RWA、AI、Depin等熱門詞匯。但這些詞匯似乎並沒有實質內容,更像是一種表面的姿態,用來證明自己"正在研究"某些領域。
事實上,尋找Web2場景來填補"Web3"敘事空白的想法在2022年就已被證明是行不通的。縱觀幣安上一輪上市的項目,表現最差的恰恰是那些有"應用場景"的項目。這並不是說加密行業不需要創新,而是這些項目與加密貨幣最重要的特性 - 資產流動性 - 關係不大。
新一代用戶以獨特方式進入市場
許多機構和項目方都在討論"如何吸引新用戶和資金進入市場"。然而,他們可能忽視了一個重要現象:新用戶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大量湧入。
例如,某知名藝人舉辦了加密貨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派對,雖然有爭議但確實吸引了圈外人士的關注。今年的Breakpoint大會被譽爲"加密界的burning man",成爲近年來最成功的公鏈生態大會。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批新興的內容創作者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報道加密行業的動態。這些創作者多爲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採用的內容形式和傳播方式是傳統從業者難以理解的。
這些現象表明,新一代用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進入加密市場。很快,整個行業的項目敘事、運營方式和傳播邏輯都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結語
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很少從過去的教訓中吸取經驗。在加密貨幣行業,這一點似乎尤爲明顯。
每當行業遇到困境,人們就會本能地訴諸"真實收益、真實用戶、真實場景"等空洞概念,或者寄希望於傳統資金的進場。然而,歷史經驗表明,這些傳統思維方式難以真正推動加密貨幣的發展。單純地將加密貨幣應用於傳統場景,很可能只是重復已被解決的問題。
加密貨幣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產品,而是人的認知局限性。在特定時期內,人們理解和接受加密貨幣的方式,決定了他們參與市場的方式,也決定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簡而言之,新技術的普及往往需要新一代人的接納。舊有思維難以發現新的機遇,除非像哥倫布那樣"誤打誤撞"。
值得深思的是,爲什麼行業中的優秀人才仍然難以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意識到未來的趨勢?這個問題或許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