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時賞金活動第三期上線!
在 Alpha 區交易熱門代幣,瓜分 $30,000 獎池!
💰 獎勵規則:
1️⃣ 連續2日每日交易滿 128 USDT,即可參與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獎勵
2️⃣ 累計買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領獎勵 100美金盲盒
⏰ 活動時間: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參與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比特幣作爲一種革命性的數字貨幣,其背後的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卻始終籠罩在神祕的面紗之下。這位化名發明者的真實身分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但他留下的白皮書、創世區塊和突然消失的行爲,構成了一段引人入勝的加密傳奇。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在一個密碼學郵件組中發布了題爲《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首次提出了去中心化電子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概念。這一舉動標志着數字貨幣時代的開端。
隨後,在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的創世區塊,並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這個區塊的coinbase字段中嵌入了當天《泰晤士報》的一則新聞標題,暗示了對傳統金融體系的不滿和對新型貨幣系統的期望。
比特幣網路的第一筆交易發生在2009年1月12日,中本聰向密碼學家Hal Finney轉帳了10個比特幣,這成爲了比特幣歷史上的重要裏程碑。
然而,中本聰的公開活動並沒有持續太久。2010年12月,他對維基解密接受比特幣捐贈表示了擔憂,認爲比特幣項目仍然脆弱。這被認爲是他態度發生轉變的重要節點。到了2011年4月,中本聰告知核心開發者他將轉向其他事務,此後便幾乎完全退出了公衆視野。
中本聰的真實身分一直是密碼學和金融科技領域最大的謎題之一。盡管有多人被懷疑是中本聰,包括Dorian Nakamoto、Craig Wright、Nick Szabo和望月新一等,但這些猜測都未得到確鑿證實。
盡管中本聰本人神祕莫測,但他的貢獻是無可爭議的。他設計了工作量證明(PoW)機制、運用非對稱加密技術、設定了2100萬的比特幣總量上限,並創造了可驗證的分布式帳本,成功解決了數字貨幣的雙重支付問題。這些創新爲比特幣和後續的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基礎。
中本聰的傳奇故事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更成爲了去中心化和反審查精神的文化象徵。他的匿名身分和突然退場,強化了加密貨幣社區"代碼即法律"的理念。
雖然中本聰的真實身分可能永遠成謎,但他開創的數字貨幣時代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對金融、技術和信任的認知。中本聰的故事,無疑將繼續激發人們對去中心化、隱私和金融自由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