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时赏金活动第三期上线!
在 Alpha 区交易热门代币,瓜分 $30,000 奖池!
💰 奖励规则:
1️⃣ 连续2日每日交易满 128 USDT,即可参与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奖励
2️⃣ 累计买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领奖励 100美金盲盒
⏰ 活动时间: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参与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美国《美丽大法案》通过 加密行业或迎新机遇
美国《美丽大法案》立法之路:一场艰难的权力博弈
在一场充满压力、拉锯和威胁的马拉松式表决后,美国众议院最终以218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美丽大法案》。这项长达869页的法案曾引发两党激烈争执,并导致特朗普与马斯克之间出现公开分歧。马斯克甚至表示,如果法案通过,他将在次日宣布成立新政党。
根据安排,特朗普将于北京时间5日凌晨5点签署该法案,这场"财政实验"即将正式开始。
法案的曲折历程
《美丽大法案》的立法之路充满波折。5月中旬,共和党议员以"预算调和程序"启动立法进程,试图绕过参议院60票的传统门槛,仅凭简单多数推进。
5月22日,众议院以215比214的微弱优势首次通过该法案。投票前,由于两党票数差距极小,议长约翰逊在最后时刻作出几项修改,以满足部分共和党众议员的要求。尽管如此,投票时民主党全员反对,共和党内部也存在分歧。
6月4日,马斯克公开表达了对该法案的反对意见,并开始私下游说共和党议员,试图阻止总统签署法案。这使得立法博弈进一步升温,也将法案推向更高的舆论热度。
在参议院,攻防战更加激烈。6月29日,书记员通宵宣读长达940页的法案文本,耗时约16小时,成为华盛顿政治史上罕见的场面。7月1日,在副总统万斯投下打破50对50僵局的关键一票后,法案终以51票通过参议院终稿。
7月3日,众议院再度表决参院版本,以218票对214票的相同差距完成最终通过。期间,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为拖延程序,进行了长达8小时46分钟的单人演讲,创下众议院最长记录。
在整个过程中,特朗普高度介入,多次与议员沟通,在社交平台公开施压,并批评反对者"正在犯下大错"。
法案的影响:赢家与输家
最终版的《美丽大法案》内容庞杂,核心条款聚焦于大规模减税与大幅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多项民调显示,美国公众普遍对该法案持保留态度。
法案的通过明显划分出了"赢家"与"输家"。
受益群体:富人、企业与传统能源
高收入群体与大型企业是明显的受益者。法案不仅使2017年实施的个人与公司减税政策永久化,还进一步扩大了对资本利得、遗产税、企业研发支出和股东红利的减税优惠。
据披露,该法案为最富有的1%的美国人提供975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为最富有的0.2%的美国人提供了2110亿美元的遗产税豁免,大型企业则获得了9180亿美元的减税优惠。
此外,传统化石能源行业获得大量补贴,而电动车、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激励措施却被大幅削减。
受损群体:低收入人群、年轻一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收入家庭与社会边缘群体所面临的直接冲击。法案削减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支出,其中医疗补助与食品补助计划受到严重影响。新的参保门槛、工作要求与拨款机制变更,预计将在10年内导致超过1200万人失去医保资格。
根据测算,未来十年内,美国债务将因法案激增3.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政府将不得不举债更多以填补财政缺口,预计额外利息支出高达6000亿至7000亿美元。这笔沉重的利息负担最终将转嫁给子孙后代,挤压年轻一代在教育、住房等关键领域的投入和福利。
加密货币行业的机遇
尽管《美丽大法案》并未直接涉及加密货币议题,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通过对加密市场可能带来积极影响。
有观点认为,美国每年将大幅增加财政赤字,未来美国国债规模会不断攀升,这对比特币而言可能是重大利好。同时,这项备受争议的法案顺利通过,也显示了政府在国会中的强大控制力,可能有利于未来加密政策的推进。
一些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美丽大法案》的通过,加上第四季度传统的市场活跃季节和可能的降息环境,比特币及相关加密资产可能会有良好表现。
然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分析认为,若法案通过后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TGA)补充可能导致美元流动性收紧,比特币价格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预计8月底美联储主席讲话前,市场可能会出现横盘或小幅下跌,9月初流动性恢复后,比特币可能会迎来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美丽大法案》落地之际,加密立法也进入加速期。美国众议院领导层已宣布,7月14日当周将审议三项重要的数字货币相关法案,包括稳定币法案、明确加密监管的法案,以及限制美联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提案。
这一系列动向将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业界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