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广场用户们,广场使用界面全新升级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简洁、操作更流畅丝滑,还有多项贴心新功能上线,快来更新体验吧!你对新版界面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是哪一个?你发现了哪些惊喜或变化呢?发帖分享新版广场使用体验,瓜分 $10 分享奖励!
🎁 我们将精选 10 位幸运用户,每人奖励 $10 合约体验券!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标签发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风格体验、细节功能变化、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或优化建议等;
3⃣️ 帖子内容需至少 30 字,并且只带本活动标签;
广场界面焕新介绍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动截止时间:2025/10/26 18:00(UTC+8)
你的体验是我们持续优化的动力!赶快参与和大家分享吧!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openmind_agi 团队拿下了 2000 万美金融资,还放出一个野心很大的目标——“让所有机器人都能互相理解、协作、共享能力。”
看完我心里只剩一句话:原来真正的“通用智能”,可能不是诞生在某个模型里,而是长在无数机器互联的那一刻。
1/
最近的机器人基础设施项目 OpenMind 有两件大事:
① 宣布完成 2000 万美元融资,由多家加密与科技机构参与;
② 发布面向智能机器人的开源操作系统 OM1(Beta),以及去中心化协作与信任层 FABRIC。
2/
@openmind_agi 的目标不是造机器人,而是要做 “机器人世界的 Android + 以太坊”:
OM1 是一个硬件无关的开源操作系统,让不同厂商的机器人能跑在同一底层上;
FABRIC 是一个信任与协作网络,让机器人之间能共享身份、上下文与能力。
3/
这套思路的关键在于:当机器人从工厂走向开放环境,不同系统如何协作?
OpenMind 把“智能基础设施”当成缺失的一环,试图让机器之间能像互联网节点一样互通。
4/
攻城狮认为:过去十年 AI 的核心在“模型 + 云”,而下一个阶段是“模型落地到物理世界”。
要实现这点,需要三样东西:
通用操作系统(OM1)
去中心化信任机制(FABRIC)
标准化工具链与开发生态
OpenMind 正在同时推进这三步。
5/
这次融资不仅是钱,更是生态信号:从加密、机器人到传统风投都在押注这一方向。
资本的逻辑很明确——未来不是哪个机器人最强,而是谁能让所有机器人互联互通。
6/
FABRIC 像“机器的社交网络”,核心是可验证身份、可共享上下文、可追溯行为。
这对需要安全与合规的场景(制造、物流、安防)来说,是从“能用”到“敢用”的关键一步。
7/
攻城狮建议:别只盯融资和代币,真正要看三组指标:
1️⃣ 开发者表:SDK 下载量、社区活跃度
2️⃣ 设备表:接入机型数量、适配覆盖率
3️⃣ 案例表:真实部署与客户使用情况
这三张表,才决定 OpenMind 能不能成为机器人界的“安卓系统”。
8/
攻城狮的判断:
短期:OM1/FABRIC 会在园区物流、巡检、室内服务等封闭场景先落地;
中期:更多厂商在自研栈上开放接口,形成“半开放联盟”;
长期:跨厂商的技能迁移、行为共享将成为行业标准,而不再只是实验室研究。
9/
风险同样不小:
机器人厂商是否愿意放权给通用系统?
开源能否真正形成标准?
多主体协作带来的安全与合规挑战?
ToB 落地周期漫长、验证成本高?
这些都决定了 OpenMind 的成败。
10/
攻城狮认为:判断 OpenMind 价值,不看币价,不看PR,看生态能否自增长。
它能否像 Linux 一样积累开发者?能否像以太坊一样形成“信任网络”?
这才是未来 3 年的真正看点。
11/结语
@openmind_agi 把“机器人协作”这个被忽视的基础问题重新摆上桌面。
如果它能让操作系统(OM1)和信任层(FABRIC)真正被开发者采纳,那它可能成为下一代机器生态的底座。
但攻城狮也提醒一句——生态不是喊出来的,是靠一点一滴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