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 · 中秋创作激励限时开启!
创作点亮中秋,带热门话题发帖,瓜分 $5,000 中秋好礼!🎁
立即报名查看详情 👉 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953
💝 新用户首次发帖并完成互动任务,即可瓜分 $600 新人奖池!
🔥 今日热门话题: #我最看好的AI代币#
山寨季蓄势待发,AI板块代币普涨, #WLD# 、 #KAITO# 领涨,龙头 WLD 单日暴涨近48%,AI、IO、VIRTUAL 顺势跟上。近期你计划布局哪些潜力 AI 币?快来分享你的投资心得吧!
发帖建议:
1️⃣ AI 板块未来发展你怎么看?
2️⃣ 你最近看好哪些 AI 币向大家推荐?理由是什么?
3️⃣ 你最近的 AI 币种交易策略如何?
快带上 #我最看好的AI代币# 和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发帖,内容越多越优质,越有机会赢取 $5,000 中秋好礼!
传奇空头查诺斯炮轰Strategy:比特币策略是“金融胡言乱语”,AI热潮亦存泡沫隐忧
Gate讯,传奇空头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近期火力全开,将矛头直指以Strategy(前身为MicroStrategy)为首、采用激进比特币策略的上市公司。在Odd Lots播客的现场采访中,查诺斯毫不留情地批评了由Michael Saylor领导的MicroStrategy所推广的商业模式,将其核心做法斥为“金融胡言乱语”(financial gibberish)。
MicroStrategy:估值泡沫与“无风险”神话遭驳斥
查诺斯指出,MicroStrategy当前市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这几乎是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约600亿美元比特币价值的近两倍。他认为这种巨大的估值溢价完全脱离了其核心资产(比特币)的价值基础。
针对Michael Saylor为其公司高估值辩护的理由——即公司能够以溢价融资,从而使比特币积累策略显得“无风险”——查诺斯予以断然驳斥。他尖锐地指出:“MicroStrategy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引擎,这一点正在被很好地宣传。正因如此,‘比特币收益率’之类的术语才会被使用,我称它们为金融胡言乱语,因为它们本身就是。”
这番言论延续了查诺斯与Saylor之间关于MicroStrategy真实价值的长期争论。查诺斯的核心观点是:MicroStrategy的真实价值与其持有的比特币价值存在巨大鸿沟。他警告投资者,不要被华丽的叙事所迷惑,误以为这些公司仅仅通过囤积数字资产就能创造出实质性的、有意义的经济活动。
AI热潮预警:恐重蹈千禧年互联网泡沫覆辙
除了聚焦比特币领域,查诺斯也将目光投向了当前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AI)领域,并发出强烈警告,认为当前的AI投资热潮可能面临大幅回调的风险。
他将此轮AI热潮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时期思科和朗讯等网络巨头的狂热相提并论。这些公司当年估值在互联网浪潮初期扶摇直上,但在科技、媒体和电信(TMT)泡沫破灭后,订单量遭遇断崖式下跌。
“围绕人工智能热潮,存在一个相当可观的生态系统,就像1999年和2000年的TMT行业一样,”查诺斯分析道,“但它的收入来源风险更高,因为如果人们撤资,他们很容易就能削减资本支出。”
查诺斯解释称,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恶化,例如劳动力市场降温或关税上调,企业在数据中心和半导体等AI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可能会迅速枯竭。尽管他承认AI行业尚未达到泡沫顶峰,但强调许多投资者可能低估了企业需求突然、剧烈逆转的可能性。
VanEck加入警示阵营:上市公司比特币策略或损害股东利益
对上市公司比特币策略的担忧并非查诺斯独有。资产管理巨头VanEck的数字资产研究主管Matthew Sigel也表达了类似的忧虑。Sigel警告称,一些上市公司所采取的激进比特币增持策略最终可能损害股东利益。
他特别点名了通过“市价发行(ATM)”股票来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的做法。Sigel认为,如果公司的股价接近其持有的比特币净资产价值(NAV),这类融资计划可能会显著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
英国公司跟风潮:小公司市值暴涨引关注
报道指出,过去一周,至少有9家英国公司——从网页设计初创公司到挖矿企业——纷纷宣布计划购买比特币,或透露近期已购入比特币,将其纳入公司资金管理策略。
其中,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Tao Alpha披露了一项引发投资者兴趣的比特币资金管理计划,并宣布计划融资1亿英镑以支持该策略。
更引人注目的是小型网站设计公司Smarter Web Company。该公司自4月份宣布购买比特币以来,其市值在短短两个月内从约400万英镑飙升至惊人的10亿英镑以上(尽管近期股价有所回落)。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市场对“涉比特币”概念的狂热追捧,同时也凸显了查诺斯所警告的估值泡沫风险。
结语:
吉姆·查诺斯作为经验丰富的市场观察者,其严厉批评为当前火热的比特币公司策略和AI投资浪潮敲响了警钟。Strategy作为比特币“公司国债”模式的标杆,其高估值逻辑正面临严峻挑战。同时,AI领域的资本盛宴也需警惕历史重演的风险。投资者在追逐热点时,需仔细甄别基本面,警惕“金融胡言乱语”和潜在泡沫。随着越来越多机构(如VanEck)加入风险警示行列,以及英国等地小公司跟风现象的涌现,围绕上市公司比特币策略的争议与审视必将持续升温。
来源:Crypt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