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Pi Network 挑战 Ripple 地位!ISO 20022 最后期限能否翻身

Pi Network 致力于 ISO 20022 标准化,这可能使其挑战 Ripple(XRP)和 Stellar(XLM)等加密货币巨头的地位。2025 年 11 月后,只有符合 ISO 20022 标准的封包才能在 SWIFT 网路中传输,这将有效地将不相容的协议排除在跨境支付流程之外。

ISO 20022:新型区块链支付基础设施的准入门槛

Pi Network ISO 20022

(来源:X)

ISO 20022 的意义远不止于简单的技术更新。这项金融资讯标准使机构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资讯丰富度交换结构化资料。与传统 SWIFT MT 系统相比,ISO 20022 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字段、更清晰的语义定义和更强的互操作性。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11000 家金融机构采用该标准,并逐步淘汰传统的 SWIFT MT 系统,转向新的讯息标准。

2025 年 11 月的最后期限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捩点。此后,只有符合 ISO 20022 标准的封包才能在 SWIFT 网路中传输,这将有效地将不相容的协议排除在跨境支付流程之外。Ripple 和 Stellar 已经将其基础设施与该标准接轨,这使它们在传统银行整合方面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Ripple 的 RippleNet 已经处理数十亿美元的机构级跨境支付,Stellar 也经营着多条跨境通道,两者都已证明其符合 ISO 20022 的能力。

对 Pi Network 而言,这种合规性弥补了其去中心化生态系统与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之间的缺失桥梁。缺乏这种相容性,该项目可能仍局限于点对点交易,从而极大地限制其被机构采用的潜力。ISO 20022 合规性不仅是技术要求,更是进入机构级金融市场的入场券。如果 Pi Network 无法在最后期限前达标,将被排除在全球跨境支付网络之外,其挑战 Ripple 和 Stellar 的愿景将沦为空谈。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ISO 20022 合规性要求对资料结构、讯息传递协议和系统互通性都有严格标准。这不仅仅是增加几个 API 接口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从底层架构开始重新设计许多组件。对于一个仍在主网过渡阶段的项目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Pi Network 必须在保持其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时,满足传统金融体系的合规要求,这种平衡极难把握。

Pi Network 的独特价值主张与现实挑战

Pi Network 的价值主张远不止于支付。该计划将去中心化运算、行动金融和人工智慧融合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态系统中。凭借着行动挖矿带来的庞大全球社区,Pi 有别于专注于银行间转帐的 Ripple 和面向普惠金融的 Stellar。据报导,Pi Network 已经累积了超过 5000 万注册用户,这个规模远超大多数加密货币项目的用户基数。

然而,用户数量与实际采用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Pi Network 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将社区的广泛接受转化为机构认可。Ripple 已经处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服务超过 300 家金融机构,Stellar 也与多家银行和支付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相比之下,Pi Network 至今尚未展示任何具体的机构级应用案例或合作伙伴关系。

Pi Network 与双巨头的对比

用户基础:Pi Network 拥有庞大的零售用户群,但缺乏机构客户;Ripple 和 Stellar 则拥有银行和支付公司的实际应用案例

技术成熟度:Ripple 和 Stellar 已运行多年且经过实战检验;Pi Network 仍在主网过渡阶段,技术稳定性有待验证

ISO 20022 合规:Ripple 和 Stellar 已达标;Pi Network 正在努力追赶,期限仅剩数月

流动性与市值:Ripple 市值超过 1000 亿美元,Stellar 市值数十亿美元;Pi 代币尚未在主流交易所正式上市

Pi 必须证明其有能力在不损害其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处理机构级交易量。2025 年,随着 ISO 20022 标准的广泛应用,对于 Pi Network 能否融入全球金融体系而言,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如果无法在最后期限前达标,Pi 将错失这个历史性窗口,其挑战 Ripple 和 Stellar 的雄心将大打折扣。

代币经济与技术基础设施的双重考验

最后,Pi Network 的成功也取决于其代币经济模型和技术基础设施的稳健性。透过移动挖矿广泛分发代币引发了人们对价格稳定性和网路流动性的担忧。与 Ripple 和 Stellar 不同,Pi 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挖矿机制,允许用户通过手机应用程式「挖矿」,这种低门槛参与方式虽然吸引了大量用户,但也带来了代币过度稀释的风险。

当数千万用户同时持有代币并希望变现时,市场的承接能力将面临巨大考验。Ripple 和 Stellar 的代币分配更加集中且有明确的锁仓机制,而 Pi 的代币分配方式可能导致上市后的巨大抛压。这种代币经济学上的结构性问题,可能在 ISO 20022 合规性达标后仍然阻碍其机构采用。

技术基础设施方面,Pi Network 需要证明其共识机制的可靠性和效能。该项目声称采用了基于信任图的共识算法,但这种机制在大规模应用场景下的表现尚未得到充分验证。Ripple 的 XRP Ledger 可以每秒处理 1500 笔交易,结算时间为 3-5 秒;Stellar 的性能类似。Pi Network 必须证明其网络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这些标准,才能在机构级应用中站稳脚跟。

此外,安全性是机构客户最关心的问题。Ripple 和 Stellar 已经运行多年,经历了多次安全审计和实际攻击的考验。Pi Network 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项目,其安全性尚未经过时间检验。任何重大的安全漏洞或网络中断都可能严重损害其信誉,使机构客户望而却步。

为了与现有参与者竞争,Pi Network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必须在 2025 年 11 月前完成 ISO 20022 合规,这是进入机构市场的最低要求。其次,需要建立至少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机构级应用案例,证明其技术可行性。第三,必须解决代币经济学的结构性问题,确保代币价格稳定和充足的流动性。最后,需要通过严格的安全审计,建立机构客户的信任。

2025 年决战点:机会窗口正在关闭

2025 年 11 月 22 日不仅是 SWIFT 网路的技术升级期限,更是 Pi Network 证明自己的最后机会窗口。如果能够成功达标 ISO 20022,Pi 将获得与 Ripple 和 Stellar 同台竞技的资格。然而,资格并不等于胜利。Ripple 已经建立了庞大的银行网络和成熟的商业模式,Stellar 则在跨境汇款和普惠金融领域占据优势。

Pi Network 的潜在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社区基础和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如果能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应用,Pi 可能在消费级支付和小额转帐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然而,挑战 Ripple 在机构级跨境支付领域的主导地位,或超越 Stellar 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布局,对当前的 Pi Network 而言仍然是一个过于宏大的目标。

PI-1.04%
XRP2.8%
XLM1.45%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