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稱“加密貨幣國庫戰略崩潰”...

robot
摘要生成中

關於以比特幣爲起點,迅速擴展至以太坊和Solana的加密資產公司的戰略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金融時報發布了重要的新聞分析。

《金融時報》關於此事的報道中提到,至少有7家DAT,即加密貨幣財務公司在最近幾周啓動了股票回購計劃,這意味着系統正逐漸顯示出崩潰的趨勢。

甚至有報道稱,這些公司已經開始尋求被其他公司收購。值得回憶的是,昨天,美國前總統候選人、支持川普的維韋克·拉馬斯瓦米的公司Strive收購了比特幣財務公司Semler Scientific。

Semler在過去一年中因比特幣購買而脫穎而出,並且到目前爲止已積累5818 BTC。

“他們在紙上存在,但…”

《金融時報》的報道中還指出,許多DAT公司幾乎沒有任何活動,並做出了以下評論:

“這個數字資產寶藏(DAT)採用的許多公司實際上並沒有真實的商業活動、生產或運營利潤。這些公司僅僅是在紙面上存在,通常是爲了吸引投資者而成立的公司……股價的波動並不依賴於商業活動,而是依賴於他們持有的加密幣的價格變動。”

“他們之間自相矛盾”

加密諮詢公司 Architect Partners 的合夥人 Elliot Chun 也對這一消息發表了評論,盡管 DAT 模型僅在 6 個月前才開始流行,但市場已經在談論它的崩潰:

“我認爲,實施這一戰略的公司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爲很多公司現在開始籌集資金用於股票回購,而不是購買新的加密貨幣。這一戰略與DAT政策相悖,因爲DAT的本質實際上是公司積累加密儲備。但是現在他們不再這樣做。”

在持有比特幣的公司中,XXI 和 Kindly MD,持有 Ether 的公司中,Bitmine 和 SharpLink,以及持有 Solana 的公司中,Helius 和 Forward 脫穎而出。

發布於: 2025年9月23日 16:21最後更新: 2025年9月23日 16:28

BTC-0.49%
SOL-2.0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