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方:金融機制中復雜的小齒輪

robot
摘要生成中

在金融世界中,交易對手不僅僅是教科書中的一個幹巴巴的術語。它是交易中的一個活躍參與者,決定着我明天是否會更富有,或者會後悔不已。每次籤訂合同時,我不禁會想——這個在交易另一端的人會不會讓我失望?

與對手的生活 — 玩火的遊戲

老實說?我厭倦了對每一個新合作夥伴進行無休止的審核。但沒辦法——一旦在未經驗證的交易對手身上被燒到,接下來的幾個月就得爲後果買單。尤其是在加密領域,頭像上的匿名者可能是交易天才,也可能是經驗豐富的欺詐者。

對手風險不僅僅是一個聰明的短語。這是一種真實的威脅,當你的合作夥伴突然與您的資金一起消失在空氣中。我曾經踩過幾次這些坑,現在我在選擇對手時非常謹慎,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

2025年的情況如何

現在的交易平台由於其無休止的KYC和AML檢查,已經變成了真正的官僚機器。你上傳的文件多得可以重新申請護照。但我不情願地承認,這確實有效——騙子少了。

在流行的區塊鏈上,智能合約也極大簡化了生活。代碼不會欺騙,和人不同。不過,誰來寫這些代碼呢?也是人……而且,是的,漏洞以令人恐懼的規律發生。

數字與現實

在DeFi領域,交易量增長至6800億美元,比去年增加了50%。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這些億中有多少是操縱和人爲膨脹交易量的結果?這是未知的。

大約30%的DeFi交易現在受到新的身分識別協議的保護。聽起來可靠,但在這個領域,信任仍然是一種奢侈。總會有天才能夠繞過最先進的保護。

我們最終得到了什麼?

對手方既是增長的機會,也是持續的頭痛。技術使互動更安全,但完全排除風險是不可能的。當有人跟我談論加密領域的“信任水平提升”時,我會懷疑地冷笑——在這個世界裏,要信任,但要始終核實。

對我來說,選擇交易對手就是在偏執和貪婪之間的選擇。前者讓我三次核實一切,後者則讓我冒險追求高額利潤。每天都要在這兩種極端之間找到平衡。在現代金融世界中,如果不理解交易對手的本質,你就像一只在鯊魚海洋中的盲貓。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