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Ledger 推出 OPEN 主網:用區塊鏈重塑 AI 數據價值與創作者收益

11/19/2025, 8:04:37 AM
OpenLedger 正式上線 OPEN 主網,引入 “Proof of Attribution” 歸因機制,通過智能合約實現對 AI 數據貢獻者和創作者的自動支付,是 AI 與區塊鏈結合的創新範式。

背景:AI 訓練的數據價值困境

現代人工智能模型的發展離不開大量訓練數據。然而,這些訓練數據的來源往往不透明,且許多數據貢獻者(如作家、研究人員、領域專家)往往無法從中獲得應有回報。隨着公衆對 AI 合規性、隱私和版權所有權的關注提升,這種 “數據被無償使用” 的狀況引發了廣泛討論。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數據貢獻者能夠被公平補償、讓 AI 模型的訓練過程更具透明性,成爲了 AI 社區和 Web3 社區都亟待解決的問題。

OpenLedger 的願景與定位

OpenLedger 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去中心化的 AI 數據生態,讓數據貢獻者和模型開發者能夠在同一平台上交互與合作。該項目並非專注於通用大模型(如大型語言模型),而是聚焦於 專用語言模型(SLM, Specialized Language Models)。通過構建 datanets(數據網路),OpenLedger 鼓勵社區共同維護垂直領域的數據集,讓領域專家上傳高質量數據,並借助區塊鏈技術記錄誰貢獻了什麼。

OPEN 主網核心功能介紹

2025 年 11 月,OpenLedger 正式發布 OPEN 主網。主網的核心是讓用戶將數據上傳至共享的 datanets,開發者可以使用這些數據訓練模型,而系統通過鏈上機制追蹤數據的使用情況,並自動將報酬(以 OPEN 代幣計)分配給貢獻者。這種 Payable AI 模型本質上將 AI 訓練的數據和貢獻變成一種可以被計量、被支付的價值。

區塊鏈如何保障歸因與支付

OpenLedger 的 “Proof of Attribution” 系統是其技術核心。它能在區塊鏈上記錄每份數據集、每個模型、每一個 agent(AI 代理)的所有權和使用軌跡。當 AI 模型產生日志或生成輸出時,這系統可以回溯生成過程中到底用了哪些數據,從而正確判斷哪些數據貢獻者應該獲得獎勵。這些獎勵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使用的是 OPEN 代幣。貢獻者不再需要人工申訴或手動計算,其權益是自動鏈上兌現的。此外,OpenLedger 主網是兼容 EVM 的網路,其上有數據和模型註冊表(onchain registry),開發者可以使用熟悉的智能合約框架構建應用。

創作者與數據提供者的賺錢新方式

對於創作者、領域專家或研究人員來說,OpenLedger 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收入模式:

  • 上傳高價值、結構化或垂直領域數據。
  • 當這些數據被 AI 模型使用訓練時,即可獲得 OPEN 代幣獎勵。
  • 整個過程自動、透明,無需信任中介。
  • 數據作爲 “共享服務”,貢獻者可以被動賺取報酬。

同時,開發者也能減少基礎設施成本,無需自己構建完整數據管理系統,就可以在這一網路上構建智能代理。

風險與挑戰

盡管 OpenLedger 的願景極具吸引力,但仍面臨一些挑戰:

  • 生態建設難度:要讓足夠多的數據貢獻者、模型開發者加入並貢獻高質量的數據網路。
  • 技術復雜性:如何保證 Proof of Attribution 的準確性與效率,以及如何處理鏈上與鏈下的數據混合問題。
  • 代幣經濟設計:OPEN 代幣的發行、分發機制以及長期激勵是否可持續,是生態健康的關鍵。
  • 合規風險:全球不同地區對於 AI 訓練數據、版權、隱私的監管不同,OpenLedger 需要應對政策不確定性。

開啓未來:OpenLedger 的發展前景

OpenLedger 推出的 OPEN 主網,代表了 Web3 與 AI 深度融合的一個新方向。它有可能成爲 AI 訓練領域的數據基礎設施,讓貢獻者實現價值變現,讓模型開發者更公平地獲取資源。未來,如果 datanets 能覆蓋更多垂直領域(如醫療、金融、科學研究等),OpenLedger 的生態可能快速擴張。隨着更多 AI 產品接入這一網路,這種 “可支付 AI” 模式或將成爲行業標準。

此外,在全球監管趨嚴的背景下,OpenLedger 的鏈上歸因與自動支付機制也可能爲 AI 合規提供一種技術路徑。

* 本文章不作為 Gate.com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