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加密貨幣市場發生歷史性事件。美國現貨比特幣ETF截至11月17日創下淨流出新高,金額高達25.7億美元。這波資金大撤離,是自2024年1月相關產品上市以來規模最大的流出,深刻改變了比特幣ETF市場格局。如此龐大的流出金額,反映出投資人信心明顯動搖。根據SoSoValue數據,11檔現貨比特幣ETF合計流出資金創下新紀錄。市場分析師指出,總體經濟壓力疊加近期加密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及監管不確定性,促使大量資金撤離。同時,比特幣價格下跌加劇市場悲觀,投資人信心與市況形成負向循環。資金流出高峰與看跌期權成本上升同步,顯示機構投資人一方面積極避險市場風險,另一方面藉由ETF贖回降低直接曝險。
納斯達克上市的BlackRock比特幣ETF(IBIT)成為本輪資金撤離的最大受壓方,單獨流出16億美元,佔比特幣ETF總流出的約62%。BlackRock IBIT ETF目前已到臨界點,單日最大資金流出高達52315萬美元,遠超11月14日剛創下的46300萬美元紀錄。資金流出加速,顯示機構投資人對該旗艦型比特幣ETF信心明顯下滑。IBIT自成立以來一直是機構比特幣投資的指標,BlackRock品牌也為比特幣ETF生態帶來公信力。與其他主流比特幣ETF相比,本次資金流出的嚴重性更為突出:
| ETF發行商 | 11月資金流出 | 佔總流出比例 | 單日最大流出 |
|---|---|---|---|
| BlackRock IBIT | 16億美元 | 62.3% | 52315萬美元 |
| 其他比特幣ETF | 9.7億美元 | 37.7% | 不定 |
| 市場總計 | 25.7億美元 | 100% | - |
Gate產業專家指出,IBIT佔據了絕大部分流出金額,顯示即使是數位資產管理領域的領導者,也難以避開市場情緒波動的衝擊,儘管BlackRock在傳統金融業具備強大實力。
加密ETF資金流出結構明確展現散戶與機構投資人行為分歧。數據顯示,小額零售投資人已大致退出市場,而部分機構級「巨鯨」則在市場低迷期有計劃地加碼。這種比特幣ETF投資情緒的分化,充分反映不同投資群體的風險偏好與投資週期。市場調查機構資料顯示,持有0.1至10 BTC的錢包地址自2025年10月以來減少約4.3%,而持有超過1000 BTC的錢包地址同期增加2.7%。這些數據顯示生態系統內正發生財富轉移,機構投資人趁散戶恐慌主動布局。
本輪市場調整行為模式也進一步印證,散戶情緒多為滯後指標,通常在價格大幅下跌後選擇退出;大型金融機構則視調整為策略性買入時機。短期內,這加重了賣壓,但長期來看,比特幣集中於堅定持有者手中,有助於鞏固市場基本面。
比特幣ETF巨額資金流出,成為機構加密資產採納的重要轉折點。Gate分析師表示,當前市場反映數位資產日益成熟,投資流動開始跟隨總體經濟指標而非單一幣種事件。比特幣ETF流出與總體經濟變數(如利率、通膨預期)相關性已升至歷史高位0.78,金融數據機構的量化分析予以證實。加密資產與主流金融體系深度融合,既帶來新挑戰,也孕育新機遇。
雖然流出規模龐大,支撐加密市場的機構基礎設施仍在加速建設,主流金融機構持續策略性投資區塊鏈技術與數位資產託管。事實上,此次流出僅佔所有比特幣ETF管理總資產約8.4%,為市場調整規模提供參考。Pepperstone研究策略師Dilin Wu表示:「ETF資金流出疊加長期持有者賣壓,市場流動性受到擠壓,短期內比特幣價格承壓,市場信心進一步削弱。」但業界多認為,此類壓力可能為階段性,未來推動機構重新布局的關鍵因素包括監管明確、總體政策調整,以及基礎設施持續升級,協助專業資產管理者解決加密ETF投資的安全與合規難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