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新興區塊鏈的“收益困境”和L1/L2的未來
最近,一組數據在社區引發了熱烈討論:Story $IP 的流通市值是 Bifrost $BNC 的 318倍,然而其 24小時協議收入僅佔 Bifrost 的 0.6%。這種鮮明的對比不僅突顯了加密市場的估值泡沫,也引發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 L1/L2 嗎?
1. 收入與估值之間的不匹配
Story Protocol在過去24小時內僅生成了**$23**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像Mantle和zkSync Era這樣的項目每天已經賺取數千美元。然而,Story的市值仍然遠超許多同行。 這揭示了兩件事:
2. 過於擁擠的L1/L2格局
近年來,我們見證了大量新的L1和L2區塊鏈出現,每個區塊鏈都承諾更高的性能、更低的費用或獨特的敘事。但收入數據顯示,除了少數擁有強大生態系統的區塊鏈,大多數新鏈幾乎沒有真正的經濟活動。 這帶來了兩個挑戰:
3. 可持續性依賴於真實協議收入
協議收入是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指標。無論市場資本如何,缺乏有意義收入的鏈條將難以維持長期發展。另一方面,像Bifrost這樣的項目,通過實際使用案例產生穩定的收入,盡管估值較低,但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韌性。
4. 我們實際上需要什麼?
與其不斷推出新的L1和L2,行業應該專注於提高現有基礎設施的效率和實用性:
結論
Story $IP與Bifrost之間的對比只是一個例子。它提醒我們,加密市場需要更加關注真實協議收入和經濟活動,而不是追逐敘事和膨脹的估值。區塊鏈競爭的未來將不再是有多少新的L1或L2出現,而是哪些協議能夠提供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