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我在加密貨幣世界的個人發現

我一直拖延進入以太世界,認爲它只是“第二個比特幣”。我錯得有多離譜啊!最近幾個月,我研究了這個生態系統,想分享我的經驗——不是作爲專家,而是作爲一個普通用戶,喫了不少虧。

我在以太世界的旅程

以太坊不僅僅是一種加密貨幣,而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宇宙。當我第一次接觸到DeFi、NFT和智能合約的概念時,頭腦感到混亂。現在我明白——以太坊是新金融世界的基礎,它正在打破我們熟悉的銀行系統。

我是如何購買我的第一個以太的

在流行的交易平台註冊後(我不想說名字,你們自己明白),我對購買方式的多樣性感到驚訝:

  • 銀行卡 — 最簡單,但3%的手續費讓我感到不愉快。
  • P2P交易 — 開啓!直接向其他用戶購買通常更劃算,盡管第一次我非常緊張
  • 使用其他加密貨幣充值 — 在掌握之後,這種方式對我來說是最優的

在我第一次購買時,我因爲選擇錯誤的訂單類型損失了大約50美元。在波動的市場中,市價單是個壞主意!限價單現在是我最好的朋友,它可以控制價格,不用驚慌。

哪裏存儲以太 — 我痛苦的經歷

在購買了第一批以太後,我將它們留在了交易所。這是個大錯誤!當一個平台暫時凍結了提款時,我明白了“不是你的私鑰——不是你的幣”這句話的含義。

現在使用組合:

  • 硬體錢包用於主要儲蓄
  • MetaMask用於活躍的DeFi使用
  • 交易專用錢包

我把種子短語保存在金屬板上(,紙張在鄰居家水災時顯得不可靠)。雖然很緊張,但現在我可以安心睡覺。

我在以太坊上賺錢的實驗

以太的質押年利率大約爲3.7%——與DeFi協議相比並不令人印象深刻,但風險也很小。我嘗試過在ETH/USDT交易對中提供流動性,但當以太價格急劇漲時,"無常損失"卻成了現實。

在我看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最佳的折衷方案是通過像stETH這樣的流動性質押代幣進行質押。可以獲得基本收益,同時還可以在其他協議中使用代幣。

代幣生態系統 — 錯誤的領域

以太生態系統的代幣既是祝福也是詛咒。我在那些承諾革命的可疑ERC-20代幣上虧了錢,但它們最終卻是空殼。現在我會三次檢查任何新代幣,並查看審計情況。

NFT也並不是像“專家”所承諾的那樣是金礦,而更像是輪盤賭。在購買的十個NFT中,只有兩個帶來了利潤。

現實與期望

許多替代區塊鏈承諾要"殺死以太",但現實是——ETH生態系統已經深入扎根,幾乎不可能將其取代。是的,手續費有時非常高,但像Arbitrum這樣的L2解決方案的出現顯著改善了情況。

以太坊的發展速度比我們這些急躁的用戶想要的要慢,但這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代價。在與那些經常崩潰的更“快速”的區塊鏈的經歷之後,我對此感到滿意。

我的策略現在

經過所有的嘗試和錯誤,我得出了一個簡單的策略:

  • 我通過定期購買逐漸積累以太幣
  • 70% 比特持有在硬體錢包上
  • 20% 在經過驗證的平台上進行質押
  • 10% 用於DeFi實驗

我不知道以太是否會在未來某天達到 $10 000,正如樂觀者所承諾的,但這個平台的技術潛力讓我相信它的長期未來。

最後,永遠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尤其是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裏。我在自己的苦澀經歷中領悟到了這個教訓。

ETH-1.61%
STETH-0.8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