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先鋒:首個核能比特幣挖礦設施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有9200個礦工在運作

美麗國首個核能比特幣礦場在2023年3月交出了卓越的性能指標,確立了其在可持續加密貨幣基礎設施中的重要創新地位。由TeraWulf運營的Nautilus設施,成功部署了零碳核能來推動其不斷擴大的礦業運營。

該設施在報告期內使用了超過91%的零碳能源爲大約9,200個礦機供電。這一清潔能源的使用顯著提升了TeraWulf令人印象深刻的運營哈希率,3月的平均哈希率爲3 EH/s (exahashes per second),較2月的表現指標增加了50%。

根據TeraWulf最新的未經審計的月度生產和運營報告,Nautilus設施在競爭激烈的比特幣挖礦領域繼續展示出卓越的效率指標。

TeraWulf 在第一季度實現 65% 哈希率容量擴展

TeraWulf的運營基礎設施現在涵蓋大約27,200個礦機單元,戰略性地分布在兩個先進的設施中:在Lake Mariner站點有18,000個單元,在Nautilus設施有9,200個自礦機單元。這種部署優化使公司實現了2.8 EH/s的自礦哈希率能力——在2023年第一季度標志着65%的能力擴展。

"我們繼續如承諾那樣執行,交付強勁的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 TeraWulf首席戰略官Kerri Langlais表示。"我們相信,員工們的持續努力和承諾使我們能夠在第二季度實現5.5 EH/s的產能目標。"

核能推動可持續比特幣挖礦創新

Nautilus項目起源於2021年8月,是TeraWulf與Talen Energy的子公司Cumulus Data之間的合資企業。此次合作專注於開發一個由核能供電的環保數據中心。到2023年1月,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已完成,電力來自鄰近的2.5 GW核電站。

TeraWulf 在該項目中持有 25% 的股份,這提供了戰略優勢,包括降低運營能源成本,同時目標是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實現 5.5 EH/s 的計算性能。核能集成通過穩定的能源定價和最低的碳排放帶來了經濟和環境效益。

能源高效挖礦的技術創新

盡管關於比特幣挖礦能源消耗的環境問題在行業內依然存在,但以硬件升級和設備擴展爲特徵的技術優化趨勢仍在持續。歷史數據證實,自2016年以來,全球比特幣挖礦哈希率一直在持續增長,反映了該行業向更高計算效率的持續演變。

鸚鵡螺加密礦場代表了可持續採礦實踐的一項重要技術進步,並在技術行業內標志着核能採用的重要裏程碑。通過利用核能的穩定性和零碳屬性,該設施解決了加密貨幣採礦中的兩個關鍵挑戰:能源成本波動和環境影響問題。

這種核能驅動的挖礦方法展示了技術創新如何在保持區塊鏈網路完整性所需的計算安全性的同時,潛在地改變比特幣的能源結構。

BTC-0.4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