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最近身邊一堆人都在吹 AI 項目,
一個比一個 PPT 精美,但真跑起來,不是靠中心化算力就是閉源算法。
攻城獅看了那麼多,只有 @Talus_Labs 讓我眼前一亮。
它不是搞“AI 工具”,而是在搭一個讓 AI 在鏈上博弈、驗證、掙錢 的系統。
每個 agent 都能自己決策、對戰,甚至被審計。
別人還在講 AI 能“幫你”,Talus 已經在讓 AI 學會“自己活着”。
最近看到 @Talus_Labs 的一個細節,讓我腦子一震:Walrus 團隊發文說,將承載 Talus 的“歷史記憶 / 狀態數據 / 上下文存儲”職責,而讓 Sui 層負責 agent 的執行與協調。這不是簡單的角色分工,而是一種架構哲學:拆分數據層 & 執行層。
攻城獅這樣理解:
如果你把所有東西都塞到鏈上:推理、存儲、狀態管理……那成本和延遲幾乎無可承受。Talus 的設計是:讓 agent 擁有長期記憶,但記憶不在主鏈上,主鏈只負責協調 + 驗證。這樣才可能支撐真實規模的 AI agent 生態。
接下來的關鍵不是“誰先造模型”,而是“誰能把 agent 的工作流、工具調用、狀態演進做成可組合模塊”。Talus 的 Nexus 架構給了方向:工具插件化、流程可拆解、agent 能調用外部接口。這意味着 agent 不再是孤立黑盒,而有了“生態接口”。
所以我現在要說:要寫 Talus,不必從融資 / Testnet 這些常見點切入,而是拿這一根“數據層解耦 + agent 模塊化”來講故事。那是一條別人不太注意、但足夠有料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