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利潤激增,寄希望於美中貿易突破

在美中貿易突破的希望中,中國工業利潤激增

  • 2025年10月27日
  • |
  • 16:36

經過幾個月的低迷價格和縮減利潤,中國工廠開始顯現復蘇跡象。新的政府政策限制了價格戰並支持關鍵行業,導致利潤反彈達到了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與2025年大部分時間所主導的低迷狀況形成鮮明對比。

國家統計局的官方數據顯示,9月份工業利潤增長超過20%,標志着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兩位數增長。這一增長反映了國家制造業的復蘇動力,而此前制造業受到全球貿易摩擦和通縮壓力的影響。

高科技和公用事業推動復蘇

改善的主要來源是與技術生產和公共基礎設施相關的行業。生產半導體、通信設備和智能設備的公司利潤增長超過25%,而電力和公用事業公司在年初三季度的盈利增長約10%。

"先進制造業已成爲主要增長引擎,"國家統計局統計師餘偉寧表示,他強調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支持持續發揮作用。

傳統制造業也有所加強,盡管增幅較小,反映出在經歷了長期低迷後需求逐步回歸正常。唯一主要的拖累來自礦業部門,由於商品需求疲軟和價格下跌,利潤受到嚴重壓縮。

私營企業表現優於國有巨頭

復蘇的組成講述了它自己的故事。私營和外資企業正在引領利潤復蘇,而國有企業則繼續滯後。

私有制造商在今年前九個月的利潤增長略超過5%,稍微超過了外資企業。同時,大型國有企業則出現了微幅下降,這進一步增強了人們對政府主導的企業集團在適應市場動態變化方面較慢的擔憂。

這一分裂凸顯了中國工業結構的長期轉型——這一轉型越來越依賴市場效率和創新,而不僅僅是國家規模。

通貨緊縮潛伏在表面之下

盡管利潤更強,中國的潛在價格疲軟仍然是一個挑戰。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在九月份繼續下降,將該國的通縮趨勢延續到第三年。

下降的工廠-Gate價格意味着雖然公司可能銷售更多,但每個單位的收入仍然較少——如果未來幾個月消費者支出沒有加速,這種風險可能會抑制熱情。

經濟學家表示,政府的針對性幹預措施,例如限制過度折扣和爲戰略行業提供稅收減免,已經幫助穩定了收益,但尚未扭轉更廣泛的價格趨勢。

市場歡呼工業韌性

投資者對數據反應積極。中國大陸股票在本週初漲,CSI 300指數攀升約1%,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則上漲了大約0.5%。科技股是最大的贏家之一,主要由中芯國際(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 (SMIC))和浙江大華科技(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領漲,這兩者都受益於芯片需求的上升。

利潤恢復,加上緩解貿易緊張關係的初步跡象,給已經習慣謹慎的市場注入了一劑樂觀情緒。

貿易外交增加了一個新催化劑

投資者情緒進一步好轉,因爲有報道稱美中談判代表在關鍵貿易爭端上達成了一致 —— 從出口限制到運輸關稅。該公告正值川普和習近平將在韓國會晤的前幾天,這可能是今年兩大權力之間最重要的對話。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暗示川普計劃對中國進口徵收100%的關稅現在“實際上已經不再考慮”,這表明兩國政府可能正在朝着更廣泛的妥協邁進。

"市場謹慎樂觀,"金融服務公司的策略師吳迪林表示。“語氣的轉變令人鼓舞,但投資者仍希望在對風險資產進行投資之前看到川普與習的會晤帶來的具體成果。”

謹慎樂觀展望未來

中國的工業部門似乎再次找到了立足點——但復蘇依然脆弱。全球需求仍然不均衡,國內消費尚未提供持續的支持。不過,隨着工廠利潤上升和外交對話的重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25年的最後幾個月中,比全年的任何時候都更具動力。

這種勢頭是否能夠持續將取決於兩個方面:北京如何應對持續的通縮——以及美國與中國關係在即將召開的峯會後如何演變。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