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看到那封被視作“收官之作”的股東信時,我才意識到,過去很多對巴菲特的解讀,可能都偏離了核心。他住在一棟從1965年就買下的房子裏,每天開着幾萬美元的凱迪拉克,時不時帶客人去喫麥當勞。你能想象嗎?一個掌管萬億資產的人,直到2020年才用上智能手機,之前二十年都用的是20美元不到的翻蓋手機。
很多人以爲他是因爲有錢才這樣生活,但真相或許是:正因爲他一直這樣生活,才成爲今天的巴菲特。
1956年,26歲的巴菲特做了一個當時看來令人費疑猜的決定——離開紐約,回到家鄉奧馬哈。那會兒他已經是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留在華爾街順理成章。這選擇放到今天,大概就像一個清華畢業生拒絕所有大廠offer,執意回三四線老家創業。
奧馬哈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根據《半月談》的記載,從華盛頓飛往那裏的直航,一天只有下午2點的一班,錯過了就得等第二天。截至2020年,這個城市人口不到50萬,規模差不多像河南三門峽、安徽馬鞍山。
但恰恰是這個“小地方”,成了巴菲特構建自己投資系統的重要土壤。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奧馬哈爲他提供了一個“低信任成本”的生態圈。查理·芒格和他住同一條街,可口可樂總裁唐·基奧是他的鄰居,幫他開拓媒體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