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上於推特看到一張圖片,引發了多項思考,現分享並探討如下:
1)選擇在市場流動性充沛的時間窗口進行代幣生成事件(TGE)極其關鍵,重要程度甚至能凌駕項目的基本面。
舉例來說,$Pengu 是一個 NFT 社群 MEME 代幣,去年 12 月 17 日在流動性最旺盛的時段上線,表現明顯勝過大多數項目;相反,$BABY、$HUMA 這些具備技術主題與 VC 支持的項目,則是在今年四、五月流動性枯竭期上線,結果表現低迷。
2)項目經常密集上線,但須審慎評估市場流動性能否承接。
例如,去年 11 至 12 月期間,Hyperliquid、Movement、Pengu、Morpho 等多個項目齊發,雖然表現參差不齊,但大多數都成功突圍。今年 4 至 5 月又有 Babylon、Initia、Zora、Huma、Sophon 密集推出,因流動性不足,結果皆不盡理想。
3)即使選在正確的代幣生成事件(TGE)時間窗口,也可能出現於開盤時達到最高峰的項目。
有些項目會趁市場流動性充足、散戶害怕錯過(FOMO)情緒高漲時 TGE,藉此掩飾自身基本面薄弱。例如 Movement、Berachain 開盤時投資熱情爆棚,但最終皆以持續暴跌收場。這也說明,市場流動性紅利若缺乏基本面支撐,只會加速項目的衰敗。
4)選在不利的代幣生成事件(TGE)時間窗口,對於基本面扎實、有韌性的項目,反而可能成為價值發現的黃金契機。
$ZORA 就是經典案例,在市場最冷清、流動性最匱乏時期上線,最後成為同批項目中的唯一贏家。更早期的 $Virtual 也相同,在最暗淡的時刻推出,憑藉突出的基本面,引領 Solana AI Agent 熱潮,讓信仰者最終勝出。
5)無論流動性強弱,終究會有基本面優異的項目成功突圍。
像 Hyperliquid 能凝聚龐大支持者社群,帶動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Perp Dex)主題熱潮,$HYPE 價格也階梯式攀升。@flock_io 即使去年在 TRUMP 吸收流動性高點推出,$FLOCK 最低流通市值曾跌至 300 萬出頭,但憑藉強勁基本面,幾乎完成交易所上架大滿貫,信仰者終究勝出。
以上為本次分析內容。
對多數散戶來說,若能理解代幣生成事件(TGE)時間窗口的關鍵性,採用差異化策略:強勢 TGE 期謹慎追高,迅速進出;弱勢 TGE 期則專注研究,尋找被低估的優質標的並長期持有,皆有機會成為最後贏家,過程可能較為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