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已脫離疫情後的高速復甦階段,進入「溫和成長+通貨膨脹逐漸回落」但仍充滿不確定性的局面。根據 10 月官方聲明,聯邦準備理事會已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調降至 3.75 %–4.00 %。在勞動市場方面,根據機構數據,民間部門裁員,導致通貨膨脹持續、就業壓力攀升,也使是否降息成為敏感議題。
就 12 月是否降息,聯準會內部意見分歧嚴重。官員 Christopher Waller 明確支持 12 月會議降息 0.25 個百分點,理由是勞動市場「幾乎停滯」,且通貨膨脹接近目標。副理事長 Philip Jefferson 則提醒,因數據滯後、通貨膨脹尚未觸底,降息動作應「放慢腳步」。此外,多位地方聯準銀行總裁也強調,如果勞動市場沒有明顯疲弱或通貨膨脹未明顯回落,官員們傾向暫緩降息。這項「雙重使命」(控制通貨膨脹+促進就業)間的權衡,使這次降息成了「懸而未決」的議題。
最新統計顯示,市場對 12 月降息的預期已由先前約 70 % 降至約 50 %。路透社指出,短期利率期貨反映 12 月 10 日會議降息機率「約在五五波」。
此一變化反映:
因此,「美國 12 月降息預測」目前仍屬「可能但尚未確定」。
若聯準會真的在 12 月降息 0.25 個百分點,可能帶來下列影響:
但也需注意,若降息時機過早,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回溫。若過晚,則可能加深經濟衰退,因此聯準會比以往更加謹慎。
一般讀者面對「美國 12 月降息預測」時,可考慮下列策略:
總之,「美國 12 月降息預測」蘊含潛在機會,也存在風險。無論結果如何,理解背後邏輯比單純「要/不要」更為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