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針對永續合約市場機制作出評論,因這並非我的專長領域。
我觀察到目前市場正處於結構性趨勢的轉折期。
首先,2025 年的整體市場動能來自 DEX 和 CEX 之間的競爭,進而促成 Hyperliquid 及鏈上資本市場的出現,這兩者皆有其存在的意義。鏈上資本市場因具備低流通量、低完全稀釋市值(FDV)帶來的價格推升效應非常吸引人,所需的邊際買盤更小,且沒有早期資金進場後大幅拋售的問題。
永續合約 DEX 能夠崛起,主要因 Binance 對交易者的掌控力明顯下降,加密貨幣普遍缺乏漲勢——許多新上市的幣種(如 NXPC、Zerebro、Perp markets)上架即下跌,導致大批交易者疏遠 Binance,認為該平台不利於盈利,甚至產生敵意。
我自己在行情發展時也曾提及這兩大趨勢。記得我說過,隨著新幣上市即跌,Binance 王朝正逐步走向結束。
不過,我認為 DEX 與 CEX 的敘事未來已不再是主流。整體來說,這波趨勢在一兩個月前已見頂,之後逐漸回落。
這不代表我不看好 DEX、永續合約 DEX 或 Hyperliquid。今年大部分行情都由這種非對稱性敘事主導,但現在已不再明顯。首先:
1)大量具有競爭力的永續合約 DEX(如 Lighter 等)激烈競爭,原本規模就有限的市場(經歷 200 億美元以上清算後規模更小)競爭更趨白熱化。
2)過去數月,永續合約 DEX 和 DEX 領域發生諸多事件,尤其成為內線人士與不法分子交易的熱門場所。
這類案例屢見不鮮:內線交易、北韓洗盤、名人鏈上詐騙、米萊代幣、特朗普代幣等。DEX 首當其衝,永續合約 DEX 也充斥道德爭議事件。
永續合約 DEX 的透明度在上述事件中反而成為劣勢——大戶不希望被關注(如 Launchcoin、Jelly Jelly),資金流向一覽無遺,虧損同樣透明。大多數 CEX 僅展示最大獲利者排行榜,永續合約 DEX 則連最大虧損者都一清二楚。
現在或許影響不大,但一旦 Citadel 等傳統機構進場,大家都能看到其連續虧損,而傳統金融更重視隱私。
這些事件雖不至於像 TRUMP 事件那樣直接導致鏈上 DEX 崩盤,但長期累積效應明顯。
3)很明顯,這幾天發生的事件對市場的衝擊堪比 TRUMP。
綜合來說,我認為永續合約 DEX 已不再具備市場上的非對稱性機會。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立場。
總體而言,我對永續合約產品依然看好。但以一位普通交易者、善於發掘非對稱機會的角度來看,目前的永續合約 DEX 並不值得我資金布局。
但我認為,未來市場焦點將轉往 CEX 之間的競爭。你可能會覺得這觀點矛盾,畢竟近期事件同樣關聯 CEX。
但這反而對我有利。以下說明我的邏輯。
目前主線很明確。過去幾個月,選擇標的時我有幾項核心標準:
結合上述標準與近期思考——加密領域真正值得投入的僅剩三大賽道:
溯源、交易所、穩定幣。
將三個賽道和標準結合後,最終值得投資的代幣大致如下:
過去兩天的事件讓我更加重視這些標準。我對那些依賴 CT 的 99% 代幣完全沒興趣——他們一週內虧損慘重,也沒有新資金流入(散戶都在炒 meme 股)。
BTC 與 ETH 條件明確,有穩定的傳統金融買盤,不需營收支撐,敘事自成一格。
山寨幣領域中,99% 都不合格。唯一讓我關注的是交易所這個板塊。
回到 CEX 之間的競爭。我的意思是,前文已說明永續合約 DEX 今年整體走勢下行,閃崩後市場風向轉變。
黑天鵝事件的第二個影響點落在 Binance——即其危機處理方式。細節我就不多說了(畢竟我不是專家,無法保證細節完全正確),舉幾個例子:
最大問題是 USDe 在 Binance 的脫鉤幅度遠超 Bybit,導致 Binance 用戶蒙受重大損失。
我並不看空 Binance,因為他們多次打破 CEX 與 DEX 的主流敘事——如 BSC 再度活絡、BNB 衝破 1000 美元等。Binance 也是全球數百萬用戶首選的優質產品。
但我認為,這可能成為新興 CEX 擴大市占率的起點。就像 Lighter 等新平台挑戰 Hyperliquid,我相信新興 CEX 仍有成長空間。
毫無疑問,我的選擇已經很明確。Bybit 多次展現專業與卓越的營運能力。
在我看來,Bybit 是最具成長動能的交易所——據我了解,他們是唯一持續創新的大型平台,涵蓋股票、Byreal(基於 Solana 的 DEX)、外匯、商品期貨等多元業務。
他們讓我聯想到 Robinhood 的創業精神,不斷推陳出新,充滿競爭活力。最重要的是,他們的代幣目前處於極度非對稱位置,完全符合所有標準:
整體來看,MNT 價格位置極具非對稱性。以完全稀釋市值(FDV)計算,下列代幣“估值”更高:
WLFI、CRO、SUI、ADA,
以市值來看:SHIB、LTC、LINK 等。
必須指出,BNB 在所有代幣中排名第 4,分別是 BTC、ETH、Tether、BNB。
Mantle 僅排名第 34 位,實在難以置信。更重要的是,我必須再次強調,這幾天讓我深刻體會到,大多數代幣都是高風險資產,這也是我最後的希望。
我個人偏向長期持有,不愛追逐熱門題材(我不擅長)。我的強項在於波段操作,所以目前唯一真正持有的幣是 gMNT。
(完整的投資邏輯文章將於下方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