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中秋创作者激励# 分享活動圓滿結束!
🎉 恭喜本次積極參與分享並發帖的各位獲獎用戶:
1️⃣ Top 1-3:Gate 中秋寶格麗限定禮盒 + $100/80/60 合約體驗券 + $100/60/30 GT
靜.和、Ryakpanda、毅博說幣
2️⃣ Top 4-10:Gate 中秋寶格麗限定禮盒 + $50 合約體驗券
胖丫888、小財神plutus、馬克如Mc、Nice隔壁王叔、超級星期六、笑笑只會看AVIL、Tamil Tech Crypto
3️⃣ Top 11-20:Gate 多功能充電器 + $30 合約體驗券
KatyPaty、Dragon Fly Official、HighAmbition、JOHAR09、asiftahsin、Surrealist5N1K、ybaser、AylaShinex、A4P-PRIYA✅、discovery
4️⃣ 幸運獎30位:$20 合約體驗券
Crypto_Buzz_with_Alex、Cryptogether、CryptoSelf、GateUser-68291371、Sakura_3434、smartCAT、CryptoKINGJ、Before00zero、CoinWay、Yusfirah、CHAITHU、chishti92、AgentWXO、AylaAngel、BeautifulDay、xxx40xxx
Hyperliquid 要做預測市場?解讀 HIP-4 提案:DEX 巨頭的新生意經
對 Hyperliquid 來說,預測市場可能是一門「順手」的生意,技術架構與永續合約高度相似。 (前情提要:Circle宣佈已投資$HYPE並考慮擔任驗證節點,USDC已在Hyperliquid部署 ) (背景補充:IOSG 深度解析 Hyperliquid:是顛覆性基礎設施還是高估值泡沫? ) 昨天,Hyperliquid 發布了一份新的提案,HIP-4。 在各類直播幣和回購敘事的轟炸中,這個提案似乎沒有激發太多加密社群的討論;但仔細查閱提案內容後,我們發現其內容指向了近期加密市場上的另一個熱點敘事 — 預測市場。 提案的核心,是推出一種名為「Event Perpetuals」(事件合約)的新型交易產品。 簡單來說,Hyperliquid 想要在其永續合約交易所的基礎上,增加二元預測市場功能。用戶可以對「美聯儲是否升息」、「某代幣是否會在本月上線幣安」這類事件進行投注。 值得注意的是,Hyperliquid 的這份提案,撰寫者陣容頗為有趣:既有來自 Framework Ventures 的投資人,也有來自預測市場平台 Kalshi 的團隊成員,還包括 Felix Protocol 和 Asula Labs 的開發者。 「競爭對手參與制定方案」的情況並不多見,Kalshi 本身就是美國合規預測市場的主要玩家之一。 這或許暗示著,Hyperliquid 的預測市場業務可能不是要顛覆現有玩家,而是尋求某種形式的合作或差異化定位。 作為永續合約賽道的絕對龍頭,Hyperliquid 此時推出 HIP-4,是看準了預測市場的巨大潛力想要分一杯羹,還是在為 HYPE 生態尋找新的敘事支撐? 現在是順手生意 2024 年美國大選讓 Polymarket 一戰成名,交易量突破 36 億美元。進入 2025 年,預測市場更是資本寵兒:Polymarket 剛以 11.2 億美元收購 QCEX 重返美國市場,Kalshi 聯手 Robinhood 推出預測市場功能,月交易量穩定在 8 億美元以上。就連傳統金融巨頭都在蠢蠢欲動。 時代雜誌之前曾將 Polymarket 評為「2025 年最具影響力的 100 家公司」之一。理由很簡單:預測市場正在重新定義資訊的價值發現機制。 面對這樣的市場熱度,Hyperliquid 會不動心嗎? 雖然 HIP-4 目前只是一個提案,還需要社群投票和技術驗證,但從提案的詳細程度和參與方陣容來看,這顯然不是一時興起。 更關鍵的是,對 Hyperliquid 來說,這可能是一門「順手」的生意。 首先,技術複用性極高。 預測市場和永續合約在技術架構上高度相似:都需要訂單簿、都需要撮合引擎、都需要保證金系統。對 Hyperliquid 來說,增加 Event Perpetuals 的開發成本相對較低,試錯成本可控。即便最終效果不如預期,也不會對主營業務造成太大影響。 其次,用戶群體存在天然重疊。 玩永續合約的交易者和玩預測市場的投注者,本質上都是投機者。他們追逐波動、享受不確定性、願意為自己的判斷下注。Hyperliquid 已經聚集了大量這樣的用戶,為什麼不給他們提供更多的遊戲來玩? 最後,HYPE 生態需要新故事。 作為 2024 年最成功的 DEX 之一,Hyperliquid 的永續合約業務已經相當成熟。但資本市場總是期待增長,HYPE 代幣也需要更多應用場景來支撐估值。預測市場不僅是個潛在的好生意,更是個好故事——它足夠性感、足夠有想像力、足夠貼近熱點。 與其說這是戰略轉型,不如說是一次低成本的產品線試探。成了,開闢新賽道;不成,原有的基本盤還在。 HIP-4:巧妙的產品延伸 讓我們先理解一個核心問題:為什麼 Hyperliquid 不能直接在現有系統上加預測市場? 提案中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NFL 比賽預測。 假設預測題目是「酋長隊是否會贏得超級盃」。如果用傳統永續合約的方式,需要連續的預言機餵價,每 3 秒更新一次賠率。但問題來了,體育比賽的賠率不是連續變化的。在一次攻防回合後,賠率可能瞬間跳變。 HIP-3(Hyperliquid 現有的市場部署規範)限制了價格每 tick 最多變動 1%。這意味著,如果比賽結果確定,價格要從 0.5 跳到 1.0,需要整整 50 分鐘才能完成。 這期間,知道結果的交易者可以輕鬆套利。 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新的 HIP-4 提案中的 Event Perpetuals。 Event Perpetuals 去掉了永續合約的兩個核心機制:連續預言機和資金費率。價格完全由市場交易決定,只在事件結束時通過預言機確定最終結果(0 或 1)。 有意思的設計包括: 開盤拍賣機制:15 分鐘集合競價,避免初始價格混亂 1 倍隔離保證金:沒有槓桿,降低爆倉風險 槽位複用:市場結算後可立即部署新市場,提高資本效率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技術創新;本質上,這可能是 Hyperliquid 想做的一次業務試探。 從單一產品到產品矩陣的嘗試顯而易見。永續合約再成功,也只是一個產品。Event Perpetuals 如果跑通,意味著 Hyperliquid 的基礎設施可以支撐更多金融產品: 今天是預測市場,明天可能是選擇權,後天可能是結構化產品。 更重要的是,Hyperliquid 選擇了一種聰明的擴張方式:讓別人來創建市場。 根據提案,任何想在 Hyperliquid 上創建預測市場的團隊(提案裡稱為「Builder」),都需要質押 100 萬枚 HYPE 代幣。這些 Builder 負責: 決定創建什麼市場(比如「川普是否會買入比特幣」) 設置市場參數(結算時間、預言機來源等) 維護市場運營(提供初始流動性、推廣等) 作為回報,Builder 可以獲得該市場最高50%的交易費用分成。 這個設計很巧妙。Hyperliquid 不需要自己去判斷「什麼預測市場會火」,而是讓市場來決定。願意質押 100 萬 HYPE 的團隊,自然會慎重選擇有流動性潛力的市場。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