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兄弟們一本好書《世界的邏輯》
讀完就像站上了一個觀察世界的新高臺。
它不會告訴你“明天應該買哪個幣/哪支股票”
卻會逼你去思考:我每天生活的城市、工作的崗位、消費的選擇,本身就是政治和資本力量角逐的產物。
“資本最大的才能,在於它能夠制造出危機,然後以新的方式從危機中獲利。”
在被動接受敘事的時代,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抵抗。
這不是偶然,而是系統性設計。
在一次次“看似意外”的經濟震蕩背後,隱藏着資本對空間、資源和勞動力的重新配置與再剝奪。
地產泡沫破滅?
金融崩盤?
大規模失業?
——這些從來不是資本體系的失誤,而是它的呼吸方式。
這一觀點令人警醒。
在日常敘事中,我們總被灌輸“危機是個別因素導致”的錯覺,而哈維提醒我們:危機是資本的常態,是秩序內的必然。
城市,不是中立的地理空間
在哈維眼中,城市遠遠不是單純的人口聚集地,而是資本增值的戰場。他寫道:
“城市空間,是資本自我增殖的場域,是統治與抵抗交鋒的戰壕。”
每一座拔地而起的摩天樓、每一條拆遷修建的馬路、每一次地價暴漲的背後,都是資本在重新編排空間秩序。
住房,變成了投機的籌碼;公共資源,逐漸淪爲少數人的特權領地。
於是,我們漸漸住進了“被抵押”的城市。
哈維提醒我們:看見空間,也就看見了權力。
改變世界的第一步,是認清它的邏輯
哈維不是悲觀主義者。他沒有停留在批判的快感上,而是不斷追問:
“如果資本擁有改造世界的力量,我
查看原文